广西分布有红树林、海草床、盐沼、大型藻类等多种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发展海洋碳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现实基础。目前,各部门正围绕海洋生态系统开展碳汇计量核算体系、碳增汇技术、碳汇交易机制等研究,有序推进各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构筑绿色屏障巩固提升海洋碳汇能力
广西不断加大海洋生态修复的实施力度。2019至2022年,北海、防城港、钦州市共获批中央资金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7个,项目总概算26.1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支持14.94亿元,获批项目数量和资金量均居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6月底,共整治修复滨海湿地面积2641公顷,其中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096公顷,整治和修复岸线165.43千米。
多个工程示范良好生态效益
防城港红沙环生态海堤项目在全国首先创新建立了生态海堤模式,被自然资源部推荐为海岸生态整治示范工程;北海冯家江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样板。钦州市2020年蓝色海湾项目入选广西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图 防城港红沙环生态海堤建设前后
图 北海冯家江整治前后
图 钦州市蓝色海湾工程整治前后